(通讯员 蔡祎晴 杨曦宇)烽烟淬墨,文镌星火;雄篇铸史,思骋山河。2025年3月30日,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的支持下,湖南师范大学《毛泽东选集》读书小组走进橘子洲头开展“追寻红色诗韵,激扬青春风华”毛泽东诗词分享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督导员刘沐沁、叶杨峣,读书小组全体成员及两位组外同学共同参与此次读书会活动。
活动伊始,参会成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主持人蔡祎晴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流程。她指出,橘子洲头是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重要纪念地,希望通过此次诗词分享会,能感悟当时的革命情怀,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此外,还介绍了本次读书会的基本流程,即根据提前设置的打卡点,依次分享所选诗词。
在橘子洲入口处,吴涵同学以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的诗作《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开篇。他重点解读“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坚定决心,认为这首诗展现了毛泽东同志早年的远大抱负,并结合视频,回顾了毛泽东的革命历程。杨曦宇同学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呼吁青年一代应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
在枕江亭,唐博仙同学分享了诗词《菩萨蛮·黄鹤楼》,从背景介绍和意向解读两个方便进行阐述。联系《毛泽东选集》中《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内容:“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分析大革命失败后的混乱局势,指出这首词虽写于革命低谷,却饱含不屈的斗志。宋颖同学强调,毛泽东同志在逆境中体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至关重要。
在橘子洲头毛泽东同志青年雕塑前,杨曦宇同学带领全体成员齐声朗诵《沁园春·长沙》,并结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诘问,探讨了毛泽东同志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此外,她联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指出这首词展现了毛泽东同志早期革命思想的萌芽,即通过深入社会调查,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蔡祎晴同学则分享了关于了解诗词背景重要性的看法,认为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掌握一首诗词必须先掌握其创作背景。
在望江亭,蔡祎晴同学介绍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重点解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深刻含义,结合量变与质变知识指出,这句诗运用项羽的典故,展现毛泽东同志必须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彻底革命精神。此外成员们还探讨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所蕴含的唯物史观,认为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此外,聂海溶同学和宋颖同学分别分享了《七律·和周世钊同志》及《七律·答友人》,两首诗的写作对象均为周世钊,不仅体现了毛泽东同志与同学周世钊的深厚友谊,更展现了革命者在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之间的平衡。
本次橘子洲头诗词分享活动,不仅让成员们深刻领略了毛泽东同志诗词的艺术魅力,更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研读《毛泽东选集》,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