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10期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我们要正确认识党的指导思想系列关系,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指导思想系列与各个指导思想是链环关系,各个指导思想的理论份量和历史影响是不一样的。我们应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时代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个不断创造历史、不断创新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苦卓绝奋斗中,始终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以邓小平理论为本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党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最新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理论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即以极强的使命感投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展现出了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较晚,理论的准备不很充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握它的真谛。这样,在党投入革命洪流的最初10多年间,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复杂状况:一方面,党推动中国革命斗争取得很大成就,对用马克思主义来认识中国革命的若干重大问题也作了重要探索;另一方面,在大革命运动前后的紧要关头,党的领导层出现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致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曲折和挫折。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他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既有极高的领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实质的抽象思维能力,又有创造性地运用革命理论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活动能力。他投身革命后,坚持不唯书、不唯上,独立思考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负责党的地方和部门工作,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执行上级指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90年前,他在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失利后,没有固执中央和湖南省委决定,率领起义队伍掉转枪头上井冈山,开辟了党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下井冈山后在转战赣南闽西的斗争中,他明确提出反对本本主义,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是“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同时,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农村,对中国农民的要求愿望和农村的社会状况作过长期调查研究,因此,在开辟中央苏区进行反“围剿”战争的艰苦岁月,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这是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成为中共中央的实际领导核心,领导党和红军摆脱濒临的绝境,转危为安、由被动变主动,夺取了长征的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领导全党通过对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倡导“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原则,并且发表了深刻阐述中国革命经验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一批巨著。这些论著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动力、对象、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明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等基本方略,构建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它标志着我们党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全党对这个伟大理论形成了共识,党的七大将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党不仅成为抗日战争的实际领导核心,为中华民族在近代第一次打败外国侵略者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辉煌胜利,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毛泽东思想得到新的发展。党的十五大在概括党的创新性理论成果时,首次提出,作为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的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二、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理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邓小平是20世纪改变中国面貌的又一历史伟人。他在旅法勤工俭学期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20世纪20年代中期回国参加大革命运动。他说:“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他坚信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同时,他一直强调我们要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
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坚决执行毛泽东制定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和战略决策,拥护“活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面临着走什么道路向何处去的艰难抉择,是继续走僵化半僵化、封闭半封闭的老路,或是走改旗易帜、全面西化的歧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国际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环顾世界各国发展状况,在党的十二大上庄严宣告: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标志着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革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是制定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主要决策者。鉴于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他强调“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要摆脱贫穷。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他领导全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制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路线,就是摆脱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党的十四大对他领导全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加以总结,首次提出我们党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由于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党的十五大将这个理论进一步概括为邓小平理论,并且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党的十五大高度评价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强调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同时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经历过一段曲折。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组建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此后13年,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将这个时期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以及积累的治党治国宝贵经验加以理论总结,以江泽民在2000年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冠名这个时期的创新理论。党的十六大修改的党章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向前推进。党的十七大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2003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明确为重大战略思想,并且指出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程中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将科学发展观作了理论提升,指出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继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党的十九大前,上述指导思想陆续写在党的旗帜上,指引我们党不断奋勇前进,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面对党内存在的“四大危险”的尖锐性、严峻性和“宽松软”等突出问题,励精图治、砥砺奋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非凡的远见卓识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回首过去的5年,就宏观来论,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这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深层次、开创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极不平凡的历史性变革。这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义非常重大。它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达到新的历史方位。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开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篇贯穿世纪发展的大文章,经过几十年奋斗,已谱写了它的上篇,那么党的十九大以来开启的新时代,则在续写它的下篇。作为反映这个新时代要求的理论成果,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果说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这个新的指导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是对这些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党治国治军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总结。它紧密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丰富和发展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性集中表现为:
一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直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二是明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它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这是前所未有的世纪性课题。
三是明确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必须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不断消除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是一次极其深刻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理论要求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是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伟大创新。
四是明确在实施贯彻层面还必须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接地气的内容。从广义上看,它应包括在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创新思想之内。这也是它的重要创新性。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八个方面。
一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二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它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四个全面”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动力、全面依法治国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根本保证科学统筹起来了。这两个布局确立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方略,使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具体路径,更加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四是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它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要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五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六是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七是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八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强调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涉及领域全面,理论内涵异常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特征,是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就理论传脉来说,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它作为最鲜活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四、正确认识党的指导思想系列关系,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党,始终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历史和认识现实,当然也要用它来看待党的创新理论,正确认识党的指导思想关系,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一,党的指导思想系列与各个指导思想是链环关系。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苦卓绝奋斗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又一个指导思想,是党的顶层创新理论之链。它们之间是一环紧扣一环的,没有前环就没有后环。每一个指导思想之环对那一段历史发展都起到了能够起到的作用。我们不能因历史的变化,时过境迁了,就贬抑乃至否认它。历史唯物主义者应客观地看待这些指导思想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和地位。
第二,各个指导思想的理论分量和历史影响是不一样的。我们既要承认各个指导思想都是理论链条之环,但又不能因此就认为它们所起的历史作用都是均等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从对上述指导思想的回顾不难看出,尽管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之果,但在党的十九大以前被评价为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的,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九大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伟大飞跃。这是历史前进之秤的衡量,也体现了人民心中天平的倾斜。历史唯物主义者应承认这种差别性。
第三,应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时代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具有伟大飞跃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实现民族复兴伟大征程、实现党担当新的历史使命的理论灯塔。它不是完成时,而是正在进行时,还会在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征程上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四,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这是目前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是认真学习、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全面系统认真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把握好这个新的指导思想的基本内涵,领悟蕴含其中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努力把零散的感性理解上升为系统的理性认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深层次上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政策水平。
二是认真学习、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把它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着重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它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历史担当意识、真挚为民情怀以及务实思想作风、科学思想方法,增强对它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三是认真学习、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实际工作中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时代永远向前,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永远在路上。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必将更好地把握时代特点,来思考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经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为继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原创性贡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向新的高度。(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